芦荟是一种古老而神奇的植物,远在三千年前人类就用它入药治病,现被世界各国广泛应用于化妆品、食品、保健品和药品的生产。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曾掀起一段“芦荟热”,云南、海南和东北等地区均大量栽培芦荟。而由于其独特的药性,芦荟一直为世界各国所瞩目,被誉为“万应良药”“勿须医生”。除作为医药外,芦荟在美容、保健、食品等方面均具有独特的效果,使国内外竞相开发芦荟的相关产品,在世界范围内芦荟产业正逐渐形成。
但芦荟也具有一定毒性,孕妇、婴幼儿不宜食用。普通人每日食用芦荟凝胶不宜超过30克。对芦荟的过敏反应包括皮肤红肿、粗糙等现象,轻者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重者可引起急性肾炎,所以我们需要对芦荟进行加工提取,获得其中对人体有益的有效成分。
芦荟加工提取流程:
表面净化:首先把鲜叶用清水漂洗干净。
↓
消毒杀菌:洗干净的鲜叶,晾干后,运入无菌室(室内装有杀菌消毒设备) ,进行紫外辐射杀菌,一般5-10 min即可。此外也可采用巴氏灭菌法,γ- 射线灭菌法等。
↓
去掉叶皮:芦荟去掉叶皮,用消毒的刀片割开外皮,并将芦荟凝胶取出。将凝胶和叶皮分别装入塑料桶或缸内。
↓
高速粉碎与沉淀:用高速粉碎机把凝胶和叶皮组织捣碎,成为稀浆液。然后用高速沉淀机进行沉淀处理。之后进行常压过滤或真空过滤,即成为芦荟纯原汁。
↓
提纯干燥:芦荟原汁中含有大部分为生物活性水。为了提高有效物质含量,方便运输及包装,通常将原汁通过提纯浓缩方法去除其中的水分提高有效物质含量,其原液的浓缩倍数可为2 倍至200倍,200倍浓缩物又称为“芦荟粉”。
常用的提纯浓缩方法有减压蒸馏法、有机溶剂溶解沉淀法、喷雾干燥、真空冷冻干燥、旋转膜蒸发、以及近几年日渐兴起的膜分离技术。
膜分离技术替代传统的分离技术是指在分子水平上,不同粒径的混合物质在通过纳滤膜时,可实现机械分离的技术。莱特莱德膜分离技术具有常温下操作,无相态变化,高效节能,在生产过程不产生污染等特点。
1、在常温下操作,对于芦荟原叶中含有的热敏性易分解活性物质不会有破坏作用,不会引起芦荟浓缩凝胶中有效成分的变化。
2、膜法浓缩工艺采用压力作为驱动力,单位能量损耗相对于其他以热能为驱动力的传统浓缩工艺大大降低。
3、没有相变化,过滤浓缩速度快。针对不同的物料处理量,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膜组件的数量,也可以通过改变工艺过程中的运行参数以达到设备较大限度的利用率,一方面能够保证有效成分的高活性,另一方面提高生产速度意味着成本的大幅度下降。
4、不仅可以去除水分,还可以对芦荟中不同分子量的有效成分进行分离。